秋马铃薯生育期所处的生态环境条件与春马铃薯有很大的不同。温度由高到低,日照逐渐缩短,雨量和相对湿度由大到小,因而适于春播的品种不一定适于秋播,宣汉县主要推广坝薯10号、川芋早、川芋56等早中熟品种。
栽培技术
1. 种薯消毒、切块
秋季播种时气温高,湿度大,旱涝变化频率高。病菌繁殖快,为确保种薯不感病,可进行种薯消毒处理,特别是从外地调进的种薯。一般用40%的福尔马林1份加水200份,喷洒种薯表面,或浸种5分钟后,用薄膜覆盖闷种2小时,再薄摊晾干。最理想的是选用30~50克无病害感染。已经醒芽的整小薯播种,以利防病、防旱、防涝,促使田间苗齐苗壮。生长发育快,为后期生长打下良好基础。若单薯重在50克以上。方可切薯播种,但在切块时易感染病菌,研究表明切一个带病菌种块的切刀,可随刀感染30个以上的健康种块;加之切口伤面在播前未完全愈合,常造成播后田间成片烂种或出苗后陆续死苗。因此切块刀具必须消毒,可以用酒精擦洗消毒或用火烧。
2. 及时排湿,规范作厢
水稻散籽后及时开沟,放干田水,收获时齐泥割稻桩,稻草集中堆放,不需晒干;收获后依田排水方向拉线开沟作厢,厢宽3~4米,厢沟宽26厘米,深26~30厘米;开好断沟,断沟宽30~40厘米,深30~40厘米,做到沟沟相通排水畅通。
3. 抢时早播
抢时早播是为了秋马铃薯各生育期均于较为适宜外界条件下以使其良好生长的重要措施,秋马铃薯生育期短,过早。过迟播种对产量都有很大影响。若播种过早,气温高,不利于其生长发育。且在高温下田间烂薯多,病害发生重;播种过迟,则出苗晚,生育期短,影响产量。因此秋马铃薯要获得高产,必须抓住最佳播期。一般说来秋马铃薯从立秋至白露都可播种,但是在这个范围内播种越早,产量越高,故应抢时早播。水稻收后,抢时划线理沟,开沟整形,及时催芽播种,最佳播期9月5~15日左右。种薯选用本地高山春马铃薯早熟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