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高15~80cm,无毛或被疏柔毛。茎分地上茎和地下茎两部分。马铃薯是中国五大主食之一,其营养价值高、适应力强、产量大,是全球第三大重要的粮食作物,仅次于小麦和玉米。马铃薯是块茎繁殖,可入药,性平味甘,主治胃痛、痄肋、痈肿等疾病。作为食物,其保存周期不宜太长,且一定要低温、干燥、密闭保存。
1 选择优良品种
应选用早熟、高产、抗病的脱毒品种。种薯要求薯形整齐,大小适中表皮光滑细嫩,芽根鲜明,薯块完整,无病虫害,无冻伤的壮龄薯
2 选地整地施肥
地膜马铃薯选地要求是土壤肥厚疏松,透气良好,排灌方便。整地应深耕30厘米,并深浅一致,细犁细耙,达到深、松、平、净、土碎无坷垃,干净无杂物,墒情要好,必要时应先灌水增墒再平整地。
地膜马铃薯,生长期追肥太费事,必须在耕地时一次性施足底肥。应用硫酸钾复合肥每亩用量50~65kg,化肥上面施优质农家肥,用量为每公顷4m3,为了防治地下害虫,在施肥时每公顷应用白龟地虫管一年10kg与化肥拌匀后施入,可以有效防治地老虎、蝼蛄以及鼠害等。
整好地后起垄做畦。垄宽75cm、高20~30cm。行距30cm左右,株距20c左右。
3 种子处理
先将种薯放在阳光下晒2~3d,每天3~4h,去除病薯、坏薯。提倡采用整薯播种,大的种薯应进行切块,切块种薯不应小于50g,一般薯块重量20~25g,每个切块应带有1~2个芽眼,并将切好的种块放在阳光下晾晒,然后用草木灰加入4%~8%甲基托布津或多菌灵均匀拌种,促进切口愈合并消毒
4 切种、催芽
4.1 种:每个种块重30~50g。
4.2 切种时如发现病薯,将病薯剔除后及时对切种工具进行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