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别乌龟的雌雄的方法是:
(1)外形。雌龟个体较大,可达1800克以上,背壳前端较窄,后端较宽且厚,质地粗糙,质片环纹清晰;雄龟个体小,一般体重不到300克,背壳前端较宽,后端较窄,略呈楔形,且薄,质地细密光滑,质片环纹不清。
(2)颜色。雌龟全身呈泥黄、棕黄、黄褐色;雄龟全体呈黄黑色、乌黑色。
(3)头部。雌龟眼后颈部斜生有黄色条纹,眼球上下有黄色亮点;雄龟性成熟以后,颈部无黄色条纹,头和跟均呈黑色。
(4)尾部。雌龟自然伸直时,泄殖孔内缘正好达背壳后边,弯曲时,泄殖孔内侧平直,有特殊臭味;雄龟自然伸直时,泄殖孔内缘超出背壳后边一段距离,弯曲时,泄殖孔内侧有长条状突起,无特殊臭味。
另外,还有一种更为可靠和准确的鉴别方法就是:在乌龟的繁殖季节,抓住乌龟,当乌龟的四肢和头尾都欲缩入壳内时,用手指使劲挤住它的头和四肢,不让它有时间呼吸,此时乌龟泄殖孔内即排出副膀胱水,然后生殖器慢慢地外突,若只向外突出纵列的皱纹内壁者为雌龟;如有一充血膨大呈褐紫色的交接器外突者则为雄龟,如果在交配季节,雄龟还会有乳白色的精液排出。
防治乌龟敌害和疾病的方法是:
乌龟的主要敌害有蚂蚁、鼠、蛇及其他鸟类。坏卵发臭会招惹蚂蚁,蚂蚁集群而来不仅会伤害好卵,也会围困刚出壳的幼龟并把它咬死。蛇与鸟类也会危害幼体。鼠有时咬伤乌龟前后无甲壳处,造成乌龟的死亡。
一般来说,乌龟适应性和抗病力都很强,疾病少,但也发生一些疾病。大池饲养的乌龟常见病主要有眼睛红肿、眼角膜糜烂等眼部病。得此病的乌龟行动缓慢,常常栖息在岸边,停止摄食,继而死亡,尤其春秋两季,水温在20℃左右、长期天旱无雨、水质恶化的情况下,这种病尤为盛行,造成一部分龟的死亡。经查明,病因是在龟的口腔、咽下及鼻孔等部位寄生了大量的蚂蟥所致。治疗方法是:用万分之七的石灰液杀灭病龟口腔内的蚂蟥。
刚孵出的幼龟比较娇嫩,不宜直接放入饲养水族箱中放养。为了提高其成活率,必须做好幼龟的暂养工作。刚出壳的幼龟会立即爬行,但体质较弱,应先放在一个小型玻璃箱内让其爬行3-5小时,待脐带干脱收敛后,以10%的生理盐水浸洗消毒,再放进室内玻璃水箱中试养。每天换水1-2次,水温要严格控制在25℃-30℃。天气炎热时需多次向水箱内喷清水,调节温度和增加水中的氧气,使其在适宜的条件下正常生长。刚出壳的幼龟因肠胃机能甚弱,消化率低,所以刚孵出1-2天内的幼龟不要喂食,两天后开始饲喂少量的谷物类饵料,以后再喂少量煮熟的鸡蛋、碾碎的鱼虾、青蛙肉、南瓜、红薯等混合饵料。经1周的饲养后转入试养箱中饲养。
在试养箱里饲养要多进行观察,定期检测池里的水温、水质的变化。水质要求新鲜,水温要适宜,要逐日加大饵料的投喂量,促进幼龟的生长发育,在试养期间要严防污水入池和霜冻危害。在白露前后池面要加盖塑料薄膜,以防冻伤。同时也要严防鼠猫的侵害。